查看原文
其他

【学研探索】巴蜀地区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溯析及保护刍论



栏目推荐 

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管、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主办的《城市地理》杂志“学研探索”栏目,为读者打造一扇展示与研究规划和自然资源的窗口。


友情提示:本文约5700字,阅读耗时约18分钟



巴蜀地区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的

演进溯析及保护刍论

《城市地理》

2022年第09期

 学研探索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指出:“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明确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传承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工业遗产指工业发展过程中留存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巴蜀地区(本文主要指以四川盆地为核心,包括重庆地区与川中、川南、川北等地理单元及相关地区)传统制盐工业历史悠久、影响深刻,是工业遗产范畴中的重要类型。围绕传统盐业生产及发展,巴蜀地区范围内建立、兴起了大量传统盐业城镇,并形成了独特、可识别的产业文化特征。在此,本文引入“文化景观”理论视角,强调客观的景观对象与主观的人类行为活动合一的综合认知观[1],注重“物质—文化”的内在高度统一,将传统盐业城镇视作文化动力下的景观产物,并尝试去追溯、理解城镇演进过程中景观形成背后的逻辑与意义,同时提出保护刍议。



一、彪炳于史:

盐在巴蜀文明中彰显的价值意义


天生曰卤,人生为盐


盐,乃“百味之祖”“食肴之将”,被古人视作“国之大宝”。《说文解字》中记录其:“咸也。从卤监声。古者,宿沙初作䰞海盐”,即通常自然状态下称卤,经人力加工为盐。我国盐卤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海盐、湖盐与井盐三种类型,而巴蜀地区以井盐的生产与制作蜚声于世。


经济之生命线,文化的大走廊


纵观巴蜀文明的发育与演进,盐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史上不仅因盐卤之利发生过多次军事战争(或部族冲突),盐政之令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结构与发展;在地域经济及文化交流方面,盐业更是以闳放之姿谱写出华丽壮阔之章。


对地域经济而言,从先秦时期便有载“当虞夏之际,巫国以盐业兴”、(巫臷国)“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后记有“辘轳喧万井,烟火杂千家”“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万里走黄金”等。但于历史长河拾萃,盐业在巴蜀地区曾出现过两次辉煌闪耀之期,分别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第一次川盐济楚)与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川盐济楚),两次皆以军事手段对盐业经济进行封锁与反封锁从而达到对国家政权的掌控。其中前者在鼎盛时期,川盐占全国食盐销量约25%、占全国税收约30%;后者于抗战爆发后,四川盐税占全国盐税的40%以上[2],由此可见地域经济因盐而兴的繁荣之景。从文化交流上谈,因盐业形成的庞大城镇体系及交通网络,促进了土家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与外界的沟通以及各地区不同文化习俗之间的往来,对文明的传播与融合提供了历史机遇与物质条件。



二、地理分布:

区域视角下盐业文化景观的载体层次


从宏观区域视角来看,巴蜀地区因盐业生产、发展而形成的文化景观载体形式具有明显层次特征,笔者从传统盐业城镇空间及功能关联性出发,提出“盐产区(块状)—盐运线路(链状)—盐业城镇(胞状)”三个角度层级,并依次展开阐述。


“块”——盐产区


从事生产活动的盐业城镇从雏形初成、独立发展、日臻成熟,到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形成集中协作区域,至清代进入最后的高峰时刻,成为专业化盐业城镇,并在巴蜀地区形成以渝东、南阆、射蓬、富荣、犍乐、临邛为中心的六大盐产区。


“链”——盐资运销线路


巴蜀地区盐业生产兴盛之时,销售市场随之打开,各类运盐之道应运而生,并在产业动力催生下形成了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运输为辅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水路运输最早发展而来,主要依靠长江及其支流,因盐场多近河流,使得货走水道具有高效、经济、便利的优势。陆路运输作为对水路运输的完善与补充,主要依靠人力背负与马驮实现,其道灵活多样、错综复杂、险固匪夷、建设不易。根据运销目的地不同,巴蜀地区范围内主要涉及四类水旱混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线路网络,分别为销往湖北地区的川鄂盐道(主要由经长江、汉水、清江、汉洋河等水路及陆路线组成)、进入湖南的川湘盐道(主要由经龙山、沅水等水路及陆路线组成)、重点运输区在川滇黔交汇之地的川滇盐道、以及川黔盐道(主要由经长江、永宁河、赤水河和綦江等水路及陆路线组成)。


“胞”——生产与盐运商贸型城镇[3]


在巴蜀地区盐业产销过程中,采集、开发盐卤资源的盐产地,经水旱商道层层分销至其他引岸销地,于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受盐业经济广泛影响的盐业城镇体系。根据城镇与盐业产销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从事生产为主的产盐型城镇,如渝东地区的宁厂、巫山、云安、涂井、郁山等城镇;与因运盐、贩盐之利而兴盛的盐运商贸型城镇,如西沱、龙潭、龚滩、仙市等城镇。通过对盐业城镇地理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产盐型城镇多围绕盐产区呈簇群式集中分布,以便生产之需;盐运商贸型城镇或分布于河流交汇口(图1),或水陆转运枢纽处,或滩地转运河段处(图2),以便运输之利。

图1:位于河流交汇口的福宝古镇

图2:位于滩地转运河段处的仙市古镇


三、逻辑指引:

巴蜀地区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演进撷英


笔者聚焦传统盐业城镇本身,追溯其生成、发展的动力,通过把握城镇逐步嬗变的产业景观形态,探寻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动态演进的规律,并尝试厘清一条便于理解与阅读其景观发展的文化脉络。整体而言,巴蜀地区的盐业发展主要经历了秦汉、唐、明、清四个重要历史时段,盐业从资源发现、早期作坊生产到劳动细分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及提档升级,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也随之历经“生成-发展-成熟”三个阶段[4],本文通过功能及特征分析,于宏观历史维度上对景观演进过程中依次出现、代表产业发展逻辑、且具有典型盐业文化特征的景观对象提出大致分类,抓取其精神内核、剖析其物质构成,以尝试体会城镇文化景观的内在气韵与深远意涵。


察造化之禀:出卤之景


古人对天地的俯仰观照由来已久,可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而巴蜀地区传统盐业城镇的形成,肇始于巴人对自然盐卤资源的探察。早在先秦时期,渝东地区的自然盐泉已被发现,这是因为渝东三峡地区的盐卤资源聚集于山脉背斜轴部,受长江水系作用使其接近地表,形成了天然出露泉水与浅层盐矿[5],易于利用与开采。据资料记载,彭水县郁山镇、奉节县白盐碛、巫溪县宝源山、云阳县云安诸井、忠县涂井、开县温汤井等自古皆有自然盐泉涌出,从各史志、诗词中“伏牛山下有盐泉”(郁山镇),“(斑鸠井)其卤源自穴中流出…尝之味咸,遂煎成盐”(城口县),“召工开之,果得咸脉”(武隆区白马盐泉)等也可加以考究。盐泉“若飞瀑”,“一泉流白玉”“喷流千丈雪”(宁厂镇白鹿盐泉),景观甚为震撼。此外,巴蜀地区深埋地下的液态盐卤与盐岩,需借助井盐技术进行开采,最早有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由此可见,出卤之源,乃是景观演进之基。


定生产之序:制盐之景


盐卤资源的探察使得人群围绕出卤之地“积聚成邑”,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聚落逐渐形成明确的生产作业区域。盐业生产引导、影响了传统城镇空间发展的型制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转移了空间发展趋势,如自贡因盐设市,城镇发展之初围绕大公井、富世井集聚,后富顺盐业生产中心西移,最终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以贡井与自流井为生产核心的城镇发展局面。


同时,在经济动力牵引下,广泛开展的制盐活动使传统城镇形成了丰富鲜明、独特仅有的生产性文化景观,展示出生产活动中捣碓、凿井、采气、汲卤、盐煎等不同工艺环节、流程的真实场景,映射了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逻辑。生产性文化景观的物质构成主要包括生产场所,天车房、大车房、灶房等职能建筑(图3,图4),以及盐井、天车、大车、盐灶、笕道等地标性构筑物。其中盐井是城镇发展之源与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景观,包括卤池、小口深井等不同空间形式。天车作为盐井钻凿、修治与盐卤推汲的生产设施[5],是盐业城镇标志性的工业文化符号,四川盐产鼎盛时期,“自流井盐井(天车)多如麻筛”,井架林立、直插云霄,生产场景蔚为壮观。此外,灶房为熬煮盐卤之所,“编茅砌灶,比屋鳞次,蒸汽成云,熬波出雪”,呈现出煮盐工人繁忙的生产景象[6]。笕道为输送卤水的竹制管道,在井灶分离的形势下,利用液体流动性将盐卤从盐井处输送于灶房,不仅节省了人工运卤耗费的人力物力[3],因运送形成的输卤管道网还对城镇风貌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十分特殊的生产景观。

图3:天车房

图4:大车


开往来之路:运销之景


盐业生产的发展促使了剩余产品交换,随着产业环节的不断增添,管理、运输、贸易职能逐步兴起与完善,相关活动场所数量增加、形式用途变多。至此,盐业的产、运、销体系初渐完备,并出现了交通性文化景观与管理经营及商贸型文化景观,同时在精神寄寓层面,如祈愿水路航行安全顺利等,形成了代表崇拜与信仰的宗教庙宇。


(一)交通性文化景观


交通性文化景观体现了生动的运输场景,其物质构成主要包括交通线路与交通运输工具、交通建(构)筑物、交通配套服务设施等关联对象,其关联对象作为对交通线路的辅助与支持,弥补、完善并扩展了交通线路的功能[7],在特定地域内形成了独特的盐运文化景观。根据水旱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盐资水运景观物质载体包括河道、运船、盐码头、堰闸、船槽、险滩、船闸等,鼎盛之期千帆相竞、热闹非凡,船工号子与纤夫歌亦展示了船工们闯滩斗水的智慧与勇气。陆运景观则通过石板路、石桥、路亭、路牌、涵洞等形式呈现,背夫歌、背盐歌则体现出运盐队伍团结协作的运输方式与长途运盐的艰辛。


(二)管理经营及商贸型文化景观


源于对盐业的管理及政策干预,传统城镇形成了管理经营及商贸类建筑景观,主要包括盐仓、盐官、盐号、盐店、盐局等。其中盐仓大多设置在井灶密集或交通便利之处,以供食盐储藏、中转、收发、运销。盐局,即政府在盐场或盐仓附近设立向民众发卖食盐的政府机构,以宏观调控食盐市场,履行盐务管理职责。盐官是政府为管理食盐产销事务专门设立的机构,其衙署地位甚高,在选址及形制上较为突出亮眼。盐号,为盐引运销的商号,多设置在热闹集中的盐运中转处,专销专卖的盐业商号更是体现了当地盐业的兴盛繁荣,多呈前店后屋形式,销盐、储盐场所设置齐全。


拓融合之局:盐业会馆


清朝以后,两次“川盐济楚”将川盐经济推向了历史的高潮,大量移民涌入,不仅使盐场本身方兴未艾,其所带动的相关产业亦发展得如火如荼,如民国《云阳县志》所云:“(盐业)于县境食货,实为大宗…自卤主、煎户、运商、肆伙、汲拽、都养、舟挽、驮驱、转移执事于其间者,无虑数万人……”。在此背景之下,出现了大盐商、盐业世家、盐业工人等社会力量,并根据各自利益建立了帮派组织。此时,“盐业会馆”应运而生,成为城镇文化景观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作为行为组织的活动场所,不仅以桑梓殷情连接外乡盐商、在市场竞争中维护主体利益,更是发挥着媒介作用对社会各团体进行有机整合,并承载了人群的文化娱乐与情感信仰。


同时,会馆建筑体现出巴蜀文化及建造技术与外地的碰撞交融,反映出人的社会阶层及价值需求,例如盐业商人会馆大多位于城镇中心繁华地带,气势恢宏、规模庞大、布局严整,建筑装饰或古朴典雅,或华丽繁复,体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图5)。盐业工人会馆则规模较小、形式自由、布局灵活。此外,盐商筹资兴建的寨堡设施齐全、大气华美,是盐业鼎盛之证;盐商府邸及祠堂体量巨大、豪华各异,展示出雄厚之财。

图5:西秦会馆



四、活态传承:

巴蜀地区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的保护刍论


随着盐业生产方式的高度现代化以及交通运输形式的转变,传统盐业城镇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分化。有的凭借深厚良好的基础条件积极适变,从而顺应时代潮流、持续发展(例如自贡)。但大多数城镇,或因落后于现代交通成为闭塞之地逐渐衰败,或因城市化建设、大型工程建设消失殆尽[4]。传统盐业光华褪去,城镇文化景观也对此作出了消极反应,结合文化景观概念的内涵要义,提出以下保护刍议。


(一)保:历史之积


历史沉积的盐业文化景观内涵深刻、外延丰富,应积极保护好传统盐业城镇的基底环境、空间格局、街巷场所、建构筑等物质载体与民俗节会等非物质文化。对人类长期从事盐业生产、贸易从而改造自然、并与之协调共生的城镇格局进行历史性延续,使其得以体现城镇盐业起源、产业流程机制的空间关系[3];对与盐业活动相关的大街陌巷与空间场所进行整体式保护,对体现盐业独特特征的地标性建构筑物保留真实性信息。此外,在对各种要素分类保护的同时,注重“整体联动、统筹规划”,才能从全局出发,把控保护实效。


(二)承:科技之长


传统技艺,是盐业文化景观人文内涵与地域人民思维智慧的高度体现。传统盐业生产工艺,如卓筒井技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等的发明与应用,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传承科学技艺,应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并结合生产生活实践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培育盐业生产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通过认定建立名录档案,出台政策大力支持鼓励,明确非遗传承人的权利及义务。


(三)活:场景之态


盐业文化景观的活化,即通过适宜的方式手段引导“落寞”的盐业文化及其遗存重新焕发活力,而传统生产的适度转型与空间场所的文化赋予、功能更新可作为其活化的探索途径。产业专业化生产向公众参与、观赏娱乐、趣味体验方向的转变,既能重现盐业生产当年的场景,激发内在活力,同时具有科学教育的价值意义;场所的内涵赋予,则通过文化注入,将从盐业生活、祭祀、行帮活动中演化而来的民俗文化融入场所之中,营造故事感与氛围感。在此基础上可适宜转变、更新、拓展空间场所的使用功能,例如打造盐业遗址公园等,为城镇的旅游供给提供主题化、特色化文化资源。


(四)扬:文化之炳


综上所指,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的持续发展还应体现在文化内涵的展示与传播上。盐业文化悠远而深刻,其展示与宣扬有利于铭记历史辉煌、凝聚地域文心、增进民族感情。展示需高度浓缩并提取精神内核,注重展览的可读性、叙事性与景观性,通过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文创产业区等特定空间载体,结合社区场地、公园广场、特色街巷等广泛形式进行传播弘扬。此外,应运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重视视觉冲击、鼓励参与互动、培育体验经济,发展对外宣扬的空间广度、内涵深度与重点精度。



结语


盐,对于国家战略、社会经济、百姓民生,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因盐而建、因盐而兴的传统城镇积淀了内涵深厚的产业文化,并相应形成独特的盐业景观。文章从“物质—价值”统一的文化景观视角出发,探究传统盐业城镇在演进过程中产生的物象景观与背后社会逻辑,把握其内在规律,以期为传统盐业城镇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线索与思考。



参考文献






[1]肖竞,李和平,曹珂.历史城镇“景观-文化”构成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2016,40(12):81-90.

[2]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李和平,肖竞,周晓宇.西南盐业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构成与保护研究[J].城市规划,2015,39(07):100-106.

[4]周晓宇.西南山地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DOI:10.7666/d.D356200.

[5]杨琬铮.文化景观视角下四川盆地盐业历史城镇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21.DOI:10.27670/d.cnki.gcqdu.2021. 001610.

[6]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盐业协会、云阳盐化有限公司.渝东盐史文集[M].科学出版社,2019.

[7]刘雪丽,李泽新,杨琬铮,陈璐,高燕妮.论聚落交通遗产的活化利用——以茶马古道历史古镇上里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1):93-102.


作者简介

杨琬铮

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就职于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官钰

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就职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

◆ 至繁美学 峡湾城市奥斯陆的空间探索与更新思考◆ 百年土地制度变革的实践和启示◆ 月色故乡 魅力边城——小城西昌的独特魅力与规划设想

来源:《城市地理》

作者:杨琬铮 官钰

图片:官钰 曹馨 王璟

美编:张雪

责编:叶倩

主编:王旭

出品: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多媒体工作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研探索】巴蜀地区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溯析及保护刍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